Am I Not Your Girl

  • Am I Not Your Girl
  • 歌手:Sinead O'Connor
  • 語種:英语
  • 時間:1992年01月
  • 公司:Koch Records

O'Connor早期的作品比较偏重于发泄,情绪激昂,经常有电吉他、贝司的伴奏,嗓音也偏于嘶喊状。九十年代后,她的作品风格开始发生变化,更多地表现了她母性慈爱的一面。1992年的这张《Am I Not Your Girl?》专辑正是她风格转变的开始。

1992年正值翻唱旧曲泛滥成灾,O'Connor的这张专辑可称得上是赶时髦之作。乐评界对此专辑可谓毁誉参半,认为风味独特,显示了O'Connor音乐理念中独特一面的有之;认为一些名曲经改动后令人莫名其妙,专辑乃丧失个性之败笔的亦有之。个人则认为这是一张慢热之作,需要听者多次聆听,方能触动灵魂中最深的感动。

专辑共收录十一首曲子(其中一首为纯音乐版),唱片扉页上标明这些老歌都是伴随O'Connor成长的旋律。诚如扉页上所言,这十一首曲子对O'Connor的音乐历程影响深远。不同于前两张专辑《Lion And The Cobra 》和《I Don't Want What I Haven't Got》的风格,这十一首作品多为歌剧和爵士风格,绝少摇滚曲风,作品风格的转变,绝然不顾世人的反对,正是O'Connor特立独行、我行我素的性格体现。

按下Play键,迎面而来的是这首《Why Don't You Do Right?》,翻唱自Marilyn Monroe的旧作。“One two …”,Jazz化的曲风,一下子将听者带回到二十年代的曼哈顿的小酒吧之中,闭上眼,喧哗的座上客,上升飘摇的烟雾、觥筹交错的杯中酒,历历在目。 一阵短促的小号、萨克斯、爵士鼓声突然打破夜的静谧,继而夹杂着钢琴声、人声喧哗,将你诱入《Secret Love》的动人旋律之中,随着小号、萨克斯在黑夜中渐渐远去,《Black Coffee》又带着清咖啡的一丝苦涩,夹杂着黑管乐声进入耳鼓。一小段颇有气势的小号声之后,《Success Has Made A Failure Of Our Home》让你找回些许O'Connor在《Nothing Compares To You》中所表现出的恬静清新,但好景不长,反复吟唱的“Am I not your girl?”又将你带回到残酷的现实中来。

Webb的经典曲《Don't Cry For Me Argentina》,有很多歌手翻唱过,包括Sarah Brightman和Madonna,而O'Connor的版本则早于上述两位歌手,纯弦乐的伴奏,带着些许忧伤的歌声中发散出执着与沉静之美。1996年Madonna在影片《Evita》中的翻唱版本与O'Connor的版本在演唱技巧和配器处理上有颇多相似之处,相信Madonna在翻唱时一定有很多借鉴于此。

歌手介绍
爱尔兰女歌手Sinead O'Connor,1966年出生于都都柏林,十九岁时就开始了她的歌手生涯。1987年发行首张个人专辑《Lion And The Cobra 》,三年后,第二张专辑《I Don't Want What I Haven't Got》面市,获得巨大成功。其中翻唱Prince的一曲《Nothing Compares To You》极受歌迷欢迎。

O'Connor早期的作品比较偏重于发泄,情绪激昂,经常有电吉他、贝司的伴奏,嗓音也偏于嘶喊状。九十年代后,她的作品风格开始发生变化,更多地表现了她母性慈爱的一面。1992年的这张《Am I Not Your Girl?》专辑正是她风格转变的开始
她那张大理石般精致高洁的脸庞已经变圆,而且泛起莫名其妙的红晕———这是否代表了慵懒和幸福?———我想到另一个不可思议的精灵:凯特·布什(Kate Bush),这个不单以歌声还以舞姿征服人心的瘦削女人后来脸胖得面目全非,渐渐隐退。

  奥康纳的叛逆至少在音乐上从来没有达到Lydia Lunch或P.J.Harvey的深度。她是一个神奇的歌手,但未必是一个真正的音乐家。她在2002年的专辑成为她音乐生涯最受冷落的一张专辑———确实比不上同期另一个年纪比她还大好几岁的女歌手Beth Gibbons(和Rustin Man合作)的专辑———随着她的退出,这天鹅绝唱的销量会上扬。当然,你不至于怀疑她的退出只是一种促销伎俩。

  奥康纳度过了一个动荡不安、绚烂至极的青春。骂惠特尼·休斯顿和MC·哈默只是小菜一碟,何勇不也骂四大天王吗?但谁敢像她那样公开撕教皇画像呢?她自爆从小被母亲虐待的真相,她的父亲和兄弟因此和她绝交,但最终她回到父亲的怀抱,她献给母亲和父亲的歌如此动人。她曾自杀未遂。她和两个男人分别生了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,最终成为一个同性恋者。她来自世界上修女最多的国度,来自詹姆斯·乔伊斯、U2和爱尔兰共和军的都柏林。这个唱诗班出身的女孩后来选择了摇滚,这个撕毁教皇画像的女愤青内心却渴望当一个修女。左手握着燃烧瓶,右手举着圣烛……当一个女人如此神奇地混合了血性、神性和母性,再奢谈女权主义是多么无趣。

  现在,她又回到唱诗班。从“巴比伦之火”(她早期的一首歌)到“福音橡树”(她一张EP的名字),从“叛逆天使”到“宇宙母亲”,最终,她珍视宽容甚于反抗。或许,从叛逆到皈依的速度太快了,或许信仰的安宁和满足容易冲淡骚动的创造力。隐退是明智的。




▼ 點擊展開更多介紹